使用ai撰写小说的的可行性以及实践
这段时间,我尝试使用AI(ChatGTP 付费)创作科幻小说。通过实践,我总结了一些关于AI创作的经验,尤其是其可行性与限制性。
首先必须明确一点:AI创作小说是可行的,但却并不完全可靠。
短篇小说,例如字数在三千到五千以内,AI完全能够自主发挥,产出相对连贯的作品。然而,一旦篇幅超过这一范围,AI便容易出现“记忆断片”的问题。这意味着AI在连续的长篇创作中,无法始终保持剧情细节与角色设定的一致性。
那么,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
人类的创作,必须是人类自身在主导,AI仅仅是一种辅助工具。创作者与AI之间存在着明确的主次关系:人类创作者永远是主导者,AI则处于辅助的地位。这就要求我们创作者必须划定创作的领域与方向,通过明确的指导,让AI发挥出最佳的效果,而不是简单粗暴地将创作过程完全交由AI自行处理。
针对AI记忆与剧情连贯性问题,我的解决方法主要有两个:
- 通过建立和使用所谓的“记忆”或“提示词”,来提醒AI注意已发生的剧情细节与设定。具体而言,这包括每次启动新章节时,将此前故事的重要情节、人物关系、关键事件进行总结,并清晰地输入给AI,以此确保AI能在新的创作过程中参考和保持前后文的一致性。
- 预先规划好详细的章节大纲。章节大纲是整个小说创作的骨架,确定了故事的大致发展路线和关键节点。通过提前构建完整的故事框架,我们可以更有效地引导AI的创作,让其在大纲的框架内自由发挥,从而避免脱离主题或剧情走向偏差。
或再进一步,我们需要了解不同AI模型的差异与适用场景,以便更合理地运用在创作中。
目前主流的ChatGPT模型包括GPT-3(如ChatGPT-3.5)、GPT-4o和GPT-4.5,它们的性能存在明显的差异:
- GPT-3(如ChatGPT-3.5):擅长生成短小精炼的文本,但在长文本中易出现情节遗漏与重复的问题。
- GPT-4o:最新的多模态模型,拥有更高的连贯性、创造性和更强的上下文理解能力,特别适用于复杂剧情与精细描述。
- GPT-4.5:在性能和成本之间取得了良好的平衡,相较GPT-3,能更好地处理长文本,并且具备较强的创意发挥能力。
关于AI记忆的问题,实际上就是提示词的合理运用问题。提示词可以被视作AI的“记忆索引”,通过事先创建详尽的“记忆库”,来暗示AI接下来需要关注哪些已有的剧情设定。每次创作新段落前,都应当清晰地提供和更新这些记忆提示,以帮助AI持续遵循设定和人物发展。通过为每个章节提前准备一个细致的故事大纲,我们能够更精确地控制整体剧情的走向,避免剧情跑偏,从而保证长篇作品的逻辑连贯性与故事完整性。
总之呢,AI小说创作是一种极具潜力但需要精细化管理的创作方式。创作者需要清晰地认识AI工具的优缺点,通过有效的记忆管理和明确的剧情规划,将AI的辅助能力最大化,从而创作出具有高度连贯性和创造力的小说作品。
最后,再说下之前创作的小说《深空与归途》以后就不再博客更新了,前面一些章节仅供博客圈的小伙伴们了解使用AI进行长篇幅创作的可能性。想继续看这本小说的小伙伴起点网再见吧。
以上,使用ai撰写小说的的可行性以及实践。
本文标题:使用ai撰写小说的的可行性以及实践
文章作者:Keyle
发布时间:2025-05-24
最后更新:2025-05-24
原始链接:https://vrast.cn/posts/65146/
版权声明:©Keyle's Blog. 本站采用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4.0 国际进行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