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起,租房新规正式实施!居住安全、费用明细、租金调整与权益保障全面解读
9月15日起,《住房租赁条例》将正式施行。这项新规关系到每一位租房人的权益,可能有些朋友还对内容不太熟悉,别着急,本文将用通俗的语言为大家梳理清楚——新规究竟带来了哪些变化?租房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费用?租金会不会涨、怎么涨?中介服务有哪些新约束?尤其值得关注的是,“租购同权”背景下,租房家庭孩子入学政策究竟如何适用?你要知道的都在这里。
居住更安全,租住关系更稳定
以往租房,最怕遇到“奇葩”房源,比如由厨房、阳台改建的隔断房,不仅拥挤,还存在安全隐患。新规明确,这类非居住空间不得单独出租用于居住。同时,各地也将对单间租住人数和人均租住面积制定标准,告别“鸽子笼”,居住舒适度和安全性有了切实保障。依据《住房租赁条例》第七条规定:“厨房、卫生间、阳台、过道、地下储藏室、车库等非居住空间,不得单独出租用于居住。租赁住房单间租住人数上限和人均最低租住面积,应当符合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规定的标准。”
此外,租赁关系也更加稳定。以往有些房东随意解约,甚至采用强制手段要求租客搬离,这类情况将成为历史。新规强调,租房需签订正规合同,并按规定向房产管理部门备案,等于有了“官方认证”。即使房东要解约,也必须提前通知,为租客留出合理的找房时间,严禁使用暴力、威胁等非法手段。如《条例》第八条和第十二条分别指出,“出租人和承租人应当使用实名签订住房租赁合同”,“出租人依法解除住房租赁合同的,应当通知承租人,并为承租人腾退租赁住房留出合理时间。出租人不得采取暴力、威胁或者其他非法方式迫使承租人解除住房租赁合同或者腾退租赁住房”。
中介服务更规范:资金监管、信息透明成重点
新规对房产中介机构提出明确要求,租赁服务走向规范化。《条例》第二十五条强调,“住房租赁企业、房地产经纪机构应当依法经营,诚实守信,明确提示租赁风险,不得发布虚假房源信息,不得强制代办服务或者捆绑收费”。这意味着,中介发布假房源、乱收费等行为将受到严格约束。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条例》首次提出建立租金监管制度。第三十二条要求,“住房租赁企业收取租金的,应当设立租金专用账户,由商业银行进行监管,做到专款专用”。这将有效防范“长租公寓爆雷”、中介挪用资金等风险,为租客资金安全增加一道防护锁。
费用更透明:押金、租金有章可循
租房过程中,押金和租金是最受关注的费用,新规对此作出了明确约束,更好地保障租客权益。
押金:退还机制更清晰,杜绝随意扣款
交押金是常规操作,但以往部分房东会以“墙面污渍”“家具磨损”等模糊理由克扣押金。新规施行后,押金的数额、返还时间以及可扣减的具体情形,都必须在合同中明确约定。只要不属于约定情形,房东就无权扣留押金。租期结束后若房屋及设施完好、租金无拖欠,押金应全额退还,租客无需再与房东反复纠缠。这一点在《住房租赁条例》第十条中有清晰规定。
租金:短期或微调,长期趋稳
租金是租房的主要支出,新规落地后是否会引发租金上涨?短期来看,不排除局部波动。一方面,部分房东因需办理合同备案、加强房屋安全措施等,可能将新增成本转嫁至租金;另一方面,一些操作不规范的“二房东”和小中介因监管趋严(如设立资金监管账户等要求)可能退出市场,导致某些区域房源暂时减少,租金或有小幅上涨。
但从长远看,租金水平将趋于稳定。新规要求市级以上政府建立租金监测机制,定期公布各区域、各类型住房的市场租金,相当于给出“官方参考价”。随着租赁市场逐渐规范,专业住房租赁企业凭借规模化运营优势,有望提供更稳定的租金水平。《条例》第二十九条明确指出:“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建立住房租金监测机制,定期公布本行政区域内不同区域、不同类型住房的租金水平信息。”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房东出租房屋通常需缴纳相关税费,如房产税、个人所得税等。虽然按规定应由房东承担,但不排除少数房东试图将税负转嫁至租金中。建议大家租房时多比较、多沟通,理性判断市场行情。
租住同权与子女入学:权利落地还需看地方细则
《住房租赁条例》第十九条规定:“承租人可以持依法签订的住房租赁合同,按照规定申领居住证、办理居住登记,并依法享受基本公共服务和便利。”这一条款被视为“租购同权”原则的重要体现,意味着租房者也有权享受当地公共服务,包括子女义务教育就近入学。
但需要注意的是,实际操作中仍要遵循地方具体政策。例如,一些教育资源紧张的地区和热门学区,往往设置了更严格的入学条件。如北京、上海、深圳等多地规定,通过租房申请入学的家庭,除需提供备案的租赁合同外,还可能要求提供社保缴纳证明、实际居住证明等材料。尤其是一些热门对口小学,还设置了“居住年限”门槛,例如须在同一地址连续居住满3年甚至5年,且中途不得变更,才具备入学资格。
因此,租房家庭若有子女入学需求,务必提前了解所在城区及心仪学校的入学政策,尽早办理租赁备案并稳定居住,同时关注当地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实施细则,做好充分准备。
租金怎么涨?虽然没有“一口价”,但有据可依
很多租客关心:新规是否对租金涨幅设定了上限?实际上,全国并未出台统一标准,但租金调整需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第一,以合同约定为准。如合同中已明确租金调整幅度(例如“每年涨幅不高于5%”),则双方应遵守约定,房东不得随意加价。
第二,尊重市场规律。若合同未明确约定,房东调整租金也应符合当前市场水平。如周边同类型房屋租金普遍上涨100元,而某房东单方面涨500元,则明显有失公平。同时,租金调整必须提前充分告知,给租客留出决策时间。
第三,遵守地方政策。部分地区会发布租金指导价或调控政策,尤其在租金过快上涨时,可能实施涨幅限制,房东须严格执行。
总而言之,9月15日实施的《住房租赁条例》为租房群体带来了更多保障,有助于实现更安全、稳定、透明的租住环境。建议大家租房时务必签订正规合同,密切关注本地租金信息,遇到权益受损情况要勇于依法维权。
如需查阅《住房租赁条例》全文,可点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812号详细了解各项条款。
本文标题:9月15日起,租房新规正式实施!居住安全、费用明细、租金调整与权益保障全面解读
文章作者:Keyle
发布时间:2025-09-12
最后更新:2025-09-12
原始链接:https://vrast.cn/posts/48374/
版权声明:©Keyle's Blog. 本站采用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4.0 国际进行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