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空归途
最近尝试写一部短篇科幻小说《深空归途》,先在公众号/博客上发发,后面想做成游戏的故事线。欢迎追更,评论。我在每个段落前都添加上了序号,如果觉得哪个段落有问题,可以在评论中附上序号,我会酌情进行修改。
【1】
夜幕下,我站在太空港的观景窗前,耳边是机械臂运转的低鸣和遨游过境舰飞出的呼啸声。
舱口不远处,一群同事和家人在默默送行。广播里循环播放着温柔的出发祝福曲调:“愿星辰指引你的路”,可此刻这些声音在眼前浩瀚的星空面前格外遥远。我深呼一口气,让自己迅速平静下来,迎接即将到来的旅程。
【2】
地球经过二百年的发展与重建,从苍茫宇宙看去,宛如一颗深蓝色宝石在黑暗中闪耀。我轻抚金属墙壁,深吸一口模拟新鲜空气。脑海里盘旋着即将开始的使命:出任1108号试验型科考舰的舰长,率领精锐航天团队去探索人类尚未涉足的星域。
【3】
深蓝联邦的格局早已形成。二十一世纪末,各国政体逐渐合并,月球和火星相继建成自治管辖区后,地球各洲协商建立了统一的联邦政府。联邦的旗帜是一轮湛蓝行星与四颗星环绕的图案,象征合作与探索的精神。如今,联邦议会由各地民选代表组成,重视航天事业与科学研究,激励年轻一代投身宇宙探索事业。联邦名称“深蓝”不仅寓意地球的湛蓝色,更代表着人类对浩瀚宇宙的敬畏与好奇。从航天电梯到星际曲率航线,每一步跨越都见证了联邦精神的延续。这些年,联邦早已经历了几十年的和平建设,昔日的国家争霸几乎被人遗忘。来自不同星球的科研团队不断交流合作,大家对未知充满敬畏而非恐惧。
【4】
从我的角度看,宇宙航行已是常态,但每次出发仍令我心跳加速。曲率驱动技术早已成熟,人类的飞行梦不再遥远。从太阳系到近邻恒星,各条曲率航道犹如星际高速公路,将遥远世界紧密连接。1108号的曲率发动机能在瞬间扭曲时空,跨越数光年,将我们导入预先标定好的航线。在飞行过程中,舰载系统会精确计算能量消耗、惯性反应和周围重力扰动,实时调整曲率场参数,以确保每一次穿越都稳健而高效。
【5】
太空港内部银白色的穹顶高耸入云,大厅中央的数字显示屏和全息投影将这里装点得宛如科幻大厅。望向窗外,几艘各式飞船静静停泊:载满补给的货运飞船、披着彩绘的勘测巡航舰,以及几艘多功能客运船正待载客返航。我身着深蓝联邦的飞行制服,肩章下的名字徽章熠熠生辉,代表着联邦对我的委任与信任。走廊上柔和的灯光贯穿各个通道,自动引导车的行驶轨迹在地板上投出蓝色光带。数字浮动的显示屏不断播报航班信息,而我步履坚定地通过刷卡闸机,心头却难免涌起阵阵忐忑:毕竟,这是我第一次以舰长身份参加出航。
【6】
十年前,我还是魔都的一名航天工程系毕业生,怀揣着飞天梦想踏入科研航天行业。那时的我经常站在黄浦江畔仰望夜空,感叹黄浦江上扬帆的游艇与星际飞船的归途一样令人心驰神往。曾在深空漫游站负责推进系统的调试,耐着寂静的黑暗与零重力中偶尔突发的电磁风暴共舞;也在孤寂的星际航线中,为了躲避偶然出现的小型陨石带焦急地操控着维修无人机。如今,我已成为经验丰富的领航员,肩负起指导航线和带领团队的职责。1108号的使命将载入史册,而我,则是这段征程的舵手,心中既有无比的荣光,也难免心怀重任。
离别之前,我无意间触摸了口袋中那张旧照片:母亲在魔都外滩牵着年幼的我,背后是熠熠灯火。她常对我说:“无论走多远,你的根永远在这里。”此刻,我深吸一口气,将母亲的嘱托默念于心,为即将开始的旅程增添了一丝沉稳的力量。因此,我也默默对自己说:无论前路多么未知,都要以坚定的信念和责任心去面对,为家人和联邦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7】
舱门前的对接停机坪伸向外太空,我踏上斜梯。1108号静静矗立:舰身线条流畅动感,暗银色金属表皮在航港灯光下泛着幽冷光泽,庞大而沉稳。尾部曲率引擎散发出幽蓝微光,如同深海中的灯带;舰体上的无数光点不断闪烁,是传感器在与外部空间通信。指挥塔从中段突出,犹如玻璃宝塔般耸立,舷窗被多层特殊合金镜片包围,呈现出优雅而简洁的几何轮廓。每一个细节都在宣示先进与精密,让我赞叹人类工艺的奇迹。
【8】
进入舰舱,一股洁净而带着淡淡电子味的气息迎面扑来。内部空间开阔,浅灰白的合金墙面上泛着柔和光纹,如同无数传感器在默默监测舱内环境。舱桥正前方的观景窗可俯瞰整个太空港,周围浮空触控屏幕自动显示实时星图与飞行计划。几台自动搬运机器人有序地在过道穿行,稳稳托着货柜和仪器,将一切安排得井然有序。此刻,人工重力正在平稳作用,每个人的步伐都踏实而有力,使身为舰长的我也不自觉放松下来。
【9】
就在大厅里,一道熟悉而温和的电子提示音响起:“欢迎登陆1108号。”我向声音源微笑致意,片刻后,系统继续用温和的男声报告:“舰长好,睿思系统已在线,各项船载系统自检完毕。请安心检查各项准备。”舱桥内顿时亮起蔚蓝色光辉,悬浮的液晶触控面板自动展开,我的名字和职称被投影在主控台上空,如同低调的欢迎标牌。我轻抚前方的控制台,静静感受那沉稳而关切的声音,如同有一位经验丰富的副驾驶默默辅佐。
【10】
舱门缓缓关闭,脚下的磁悬地板微微震动,我知道,起飞倒计时已经启动。但就在我转身准备检查主控台时,身后传来孙教授那带着笑意的声音:“舰长好。”
我一愣,回头看见他那张熟悉的慈祥脸庞,眉角还挑着点顽皮。我赶紧摆摆手,笑着说:“孙老师,您别这样调侃我,哪敢当您这么喊我。”
他哈哈一笑,眼中满是欣慰:“你现在可是舰长,我这个老师要是再不给你敬个礼,那可就落伍咯。”
我低下头笑了一下,有些不好意思。在我读大学时,孙教授就是我最敬重的导师,也是我科研道路上的引路人。能被他认可,不只是荣幸,更像是一种责任的托付。
【11】
这时,一道清甜的声音打断了我们。“孙爷爷,不许给舰长添乱。”我转头看去,一位二十出头的年轻女子笑盈盈地站在身旁。她扎着利落的马尾辫,身着淡蓝色医生制服,既亲切又干练。胸前的链纹徽章闪着柔光——这位是孙雨晴,孙教授的孙女,也是1108号的船医。她俏皮地拍了拍孙教授的肩头,说:“爷爷您先把航程讲给舰长,我这就来给您验血。”孙教授无奈地笑了笑,我也随之微笑,笑声温暖了过道的气氛。我顺口称赞:“医疗设备看起来很完善。”她眨眨眼答道:“爷爷为我们准备的,可都是顶级设备。舰长您不用担心,一切都在掌控之中。”孙教授听了也忍不住点头,会心一笑道:“放心吧,我们一定会全力以赴。”孙雨晴调皮地对我眨眼:“舰长,接下来还请多多指教喽。”我点头笑答:“当然,一起为科学努力。”
【12】
我们一边走向会议舱,一边闲聊着这次任务的准备情况。孙教授低声补充道:“你知道的,这次科考任务之所以选你当舰长,不仅因为你技术全面,还因为这艘1108号是联邦星际大学最新试验型多用途探测舰,很多操作上需要经验丰富又头脑灵活的人。”
我笑笑:“你是在夸我,还是在提醒我出问题别赖你?”
他大笑:“当然是提醒你要多谢我!”
【13】
会议舱内的墙面上浮现出巨大的星图和任务计划。目标区域是银河系边缘一处未命名星域,距离地球大约63光年,理论上在曲率航线极限覆盖范围内。由于此前探测卫星在这一区域偶然接收到不规则能量脉冲,怀疑存在异常的矿物聚集带,故此才启动本次探索任务。
孙教授指着星图上某处虚拟坐标说:“我们重点关注的,就是这个叫做‘KL-077’的星系外围带状小行星区,那里的矿物组成可能与异构锂晶有关。”
我点点头:“异构锂晶,如果粗加工处理得当,是曲率引擎的备用燃料。这如果成了,我们等于是给未来远航舰打了一罐高能备用油。”
【14】
“你还记得‘探索未知文明’计划吗?”孙教授突然问道。
我轻轻嗯了一声,眼神落在星图上。那是我刚进大学时听到的第一个大计划,也是孙教授当年亲自牵头的宏大构想——通过分析星际能量脉冲与轨迹扰动寻找外星文明的可能迹象,结果持续了十五年,终因“无果而终”被迫叫停。
“这次任务,和它有关吗?”我轻声问。
孙教授沉默了几秒,最终只是淡淡道:“我们在做的是资源勘探。”
我没有继续追问。直觉告诉我,孙教授一定还有隐瞒——但或许,他不说,是为了我好。
【15】
不久,其他船员也陆续登舰。除了我们三人外,船员配置还包括一名导航员、一位工程师和一名数据官,整体人员精简但精干。我注意到,原定还有两名孙教授的助理申请随行,却被教授以“空间不足”为理由劝退。他们也许并不知情,这艘船上的货仓大半其实腾了出来,堆放的是大量生活物资和特殊设备,显然是为长期任务准备。
孙雨晴趁着准备时间,给每位成员做了初步健康检测。她操作医疗扫描臂时动作娴熟,偶尔还打趣逗笑船员。这个外表开朗的姑娘,其实和她爷爷一样固执,尤其是在她明知爷爷身体状况每况愈下的情况下,依旧默默为他开着维稳药剂,并在体检报告中悄悄修改数值——这一点,我是后来才从她眼神中读出来的。
【16】
最终检查完成后,我们进入最后一次全体任务简报会议。会议室不大,但布置得极为精细,环形透明桌面嵌入全息投影节点,正中央悬浮着目标星域的三维模拟图。随着投影旋转,我望着那个名为KL-077的星系,感觉像是注视一枚尚未被开启的硬壳星球糖果。
孙教授环顾众人,用他一贯不紧不慢的语调开场:“我们要做的,不止是找矿,更是在验证一种未来资源勘探与长期航行的模式。如果1108号这次任务成功,这类小型多用途探测舰将成未来远航先锋。”
我补充:“换句话说,我们是在为将来把‘地球经验’带向更远的地方打样。”
“说得好,”孙教授点头,“同时,我们也可能是第一批踏足某些‘不在地图上的地方’的地球人。”
【17】
我注意到他在“地图外”这几个字上用了一个特别的停顿。我不知道那是否意味着他掌握着任务之外的信息,或者说,他内心仍未真正放弃那个早年提出的“未知文明探索计划”。
但我没有追问,孙教授不是个轻易透露真相的人,而我,也学会了何时该等他说完,何时该等他说透。
“如果任务执行周期超出预期怎么办?”我问。
“按B计划执行。”孙教授答道。
我点头。B计划是延时返航备选流程,其中就包括使用飞船内置的粗加工异构锂晶反应堆,在必要时自制推进燃料。这项技术理论上可行,但需要精确控制,否则飞船引擎容易过热甚至爆燃。
【18】
简报会最后一项内容是由我负责说明紧急离舰程序。看着几个年轻船员略显紧张的表情,我故意用轻松口气说:“别紧张啊,真出了问题你们躲进逃生舱,我会留在驾驶席,一路送你们出去。”
孙教授笑着接话:“你这是玩老式英雄剧本。”
我耸耸肩:“标准流程嘛。谁让我这人最擅长的就是:喝酒不开车,开车技术好。”
会议室响起几声轻笑。气氛暂时从紧张中缓和下来。
【19】
当所有人散去做最后准备时,孙教授留了我一会儿。他把手轻轻放在投影上的星域模型上,低声说:“秋水,我知道你想问什么。”
我没有说话,只是看着他。
“这次的坐标,不是我第一次提交。”他缓缓道,“十年前,我就在某个微波信号记录中看到这片星域有异常反应。提交给联邦,没人批准。说是误报。后来我才知道,这类信号曾在另一处任务记录中出现过,结果那艘飞船——至今失联。”
我脑中一震,思绪翻涌:“你是说,我们可能不是第一批接近那个坐标的船?”
他轻轻点头:“所以我们不只是去找矿。我们去找答案。”
【20】
那一刻,我心跳略快,但嘴上仍带着玩笑:“那您这是骗我上船?”
“我只是让你看到了正确的方向。”他意味深长地说,“至于你怎么走,决定权还是你的。”
我望着窗外舰桥开始亮起的登舰指示灯,默默握紧掌心。
这不仅是一场远航,更像是一场注定会改变什么的旅程。只是,我还不知道,它会改变谁——我,教授,还是整个地球。
本文标题:深空归途
文章作者:Keyle
发布时间:2025-05-18
最后更新:2025-05-18
原始链接:https://vrast.cn/posts/45641/
版权声明:©Keyle's Blog. 本站采用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4.0 国际进行许可